帮你快速找医生

【征服生命禁区】

2017年08月08日 10324人阅读

大脑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脑组织软得像块豆腐,在其覆盖下薄如蝉翼的脑神经和血管纵横交错,手术稍有不慎后果将不堪设想。


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艺高人胆大,在“生命中枢”这个大舞台上,犹如技艺娴熟的领舞者,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汗水,撒播着生命的希望,在他们行云流水般的柳叶刀下,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生命得以重生。他们就是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的专家们。

 

在国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二级教授高国栋主任的带领下,他们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在脑血管病栓塞和手术综合治疗、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治疗功能性脑疾病、顽固性癫痫精确定位外科治疗、颅底微创神经外科、脊髓脊柱神经外科和脑胶质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方面形成特色。一项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高精尖技术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

 

立体定向重建神经功能

 

成立于1997年的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中心,打破了传统的神经内、外分科格局,集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影像、神经康复及神经生理等专业医师于一团队,真正实现了功能性脑疾病手术的“适应症选择合理化、靶点定位精确化、术中操作微创化、疗效评估客观化”。该中心成立以来共接诊国内外各种功能性脑疾病患者一万余人,成功地为6000多名运动障碍疾病、精神病、药物依赖、脑瘫等患者进行了微创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其中包括700多例脑深部电刺激治疗术,简称“DBS”,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病例组之一。在世界上首先应用定向手术戒毒技术成功治疗300多例吸毒成瘾患者,经过10余年的动物实验和临床治疗研究及严格随访,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显著疗效,有望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20065月,经总后卫生部批准,“全军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在唐都医院挂牌成立,既为功能性脑疾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平台,更是对中心微创诊治水平的充分肯定。

 

“铁链男”王伟打人毁物,变化无常,母亲肿胀的眼眶、父亲断成4截的肋骨都是他的“杰作”,无奈之下父母用两条锁链将他锁了起来。近2年的时间里,他被迫“蜗居”在自己的小屋子里,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王学廉副主任采用“3+X”全息导航手术,短短4个小时的时间,让这个满目疮痍的家庭回归正常的生活。术后,王伟的躁狂、攻击、打人、毁物、敌对行为等全部消失。出院后,王伟和父亲一起在家卖豆腐,生活悠然自得,没有任何复发的迹象。根据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制订的疗效评定标准,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中心与国内多中心手术后显著进步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长期随访结果比较,手术后显著进步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

 

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中心成立以来,积极创新,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以科研带动临床、以临床促进科研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心承担着药物依赖等对人类和社会造成严重困扰的重大课题,正在进行的国产脑起搏器研究、脑深部电刺激戒毒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正本清源疏通生命通道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初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治疗在国外开展以来,神经外科血管内介入治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在上个世纪90年代在西北地区率先采用微导管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脑、脊髓血管畸形,进行血管内溶栓、腔内血管扩张成形术等,精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和丰富的经验为8000余名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退休在家的老刘晚上看电视的时候突然感觉右侧胳膊和腿有点麻,自己动了动,发现力量也不如平时。敏感的老伴马上准备带老刘去医院,可这时老刘已经不能动弹了,话也说不清楚了。老伴在第一时间拨打了120,半个小时候老刘被送到了当地医院,头颅CT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考虑为脑梗塞,准备药物保守治疗。慎重的医生给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邓剑平博士打了电话,描述了病情和检查结果,确定是急性脑梗塞,需急诊造影溶栓。由于当地医院条件有限,没有脑血管造影设备,也就意味着微导管动脉溶栓无法进行。3个半小时后,意识模糊的老刘转院来到了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造影结果显示老刘颅内一根非常重要的供血动脉——大脑中动脉已经闭塞。赵振伟副主任和邓剑平博士立即为老刘进行微导管动脉接触溶栓,随着10万单位、20万单位、50万单位、100万单位尿激酶的逐渐应用,闭塞的动脉终于彻底畅通了。清醒后的老刘能够清楚地和医生交流,右侧肢体也能够活动了。

 

赵振伟副主任表示,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往都是根据医生的经验单纯应用药物进行治疗,很多病因都不得而知。神经介入技术的应用能够彻底查清血管堵塞的根源,然后根据病因不同选择合适的药物、支架或者手术治疗,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多年来不仅收治了大量患者,作为全国神经介入培训中心,更为各地培养了大量神经介入医生,做到治疗决策的合理、科学,让患者具有多种选择,同时也使每一个治愈的患者都是一个知识普及的宣传员,尽量使脑血管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不留遗憾。

 

中枢探险祛除禁区重负

 

颅底介于头颅、颜面和五官之间,是人体重要神经和血管必经的“中枢之地”,位置特殊,手术难度高,一直是神经外科领域的难点和热点,也是现代神经外科水平的重要标志。传统颅底外科是利用广泛切除颅底骨获得手术操作空间,减少脑组织的牵拉及损伤,但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脑脊液漏发生率和颅内感染率。微创理念用于颅底神经外科以来,保留了沿颅底入路显露病变的方式,不再追求过多的颅底骨的切除,手术创伤大大减小。

 

26岁的小伙子田天脑部左后侧长了一个神经纤维瘤,四年前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由于未能彻底切除,没过多久,残留在他脑部的瘤体再度复发,并很快增长到馒头大小。他先后到多家医院求诊,都因为病情复杂,且为二次手术,被拒之门外。到达唐都医院时,头部肿瘤已长成40mm×30mm×20mm大小,局部还有30mm×20mm×6mm的溃疡面,病情世界罕见。经过详细的检查后,高国栋主任发现巨大的肿瘤包裹着颅内血液回流的总通道——矢状窦,术中一旦破裂,将会出现致命性大出血,而且肿瘤与脑干、延髓等人体生命中枢结构相邻,患者随时可能因为心跳、呼吸骤停下不了手术台。另一方面,患者后枕部颅骨缺损,颅颈交界处环枢椎破坏严重,术后局部稳定性重建困难重重,且创面巨大,局部组织破坏严重,术后易形成死腔修复困难。正常手术均要求为无菌手术,但患者瘤体巨大,局部出现溃疡和感染,术中需要严格隔离以防术后伤口感染,这对术中操作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经过两次大会诊和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高国栋主任、秦怀洲副教授以及手术组的其他医护人员精诚配合,经过11个小时的奋战,成功切除了田天脑部的巨大肿瘤,并进行了硬脑膜修补、颅骨重建和头皮修整。看着解除“重负”、重获新生的儿子,田天的父亲喜极而泣,“扑通”一声跪在高国栋主任面前,激动地说:“谢谢解放军救了我的儿子,您是我们全家的大救星!”

 

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专门成立有颅底微创神经外科中心,该中心一贯秉承“微创”的治疗理念,充分应用神经导航、神经内镜及术中超声等辅助设备在颅内各种肿瘤及脑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年来,先后治愈了包括颅咽管瘤、巨大脑膜瘤、听神经瘤等大量疑难复杂病例,尤其是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脑干肿瘤、高颈段髓内肿瘤和海绵窦区肿瘤等脑外科难度最大的手术方面,取得了治愈率高,并发症和死亡率低的显著疗效,得到广大患者的交口称赞,更受到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可。

 

踏雪无痕洞悉镜下乾坤

 

脑垂体位于颅内大脑下方,虽然只有豌豆大小,重量不足2克,但却是人体的主管腺体,其分泌的泌乳素、生长激素、促甲状腺素、促性腺素等激素释放于血中,调节和控制体内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和多数机体活动,因而被称为“内分泌之王”。“内分泌之王”一旦受到侵袭,出现垂体瘤,就会导致闭经、溢乳、不孕不育、阳痿、进行性视力下降、生活能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者还会出现脏器损害、靶腺功能低下等。

 

24岁的小张结婚才半年,发觉自己在性生活方面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吃了很多壮阳的药却无济于事,以至于妻子怀疑他在外面鬼混。有苦难言的小张病急乱投医,偷偷地到街边的小诊所寻求治疗,不料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了头晕眼花等一系列“连锁”症状。慌了神的小张来到唐都医院泌尿外科,排除其他原因之后,医生估计垂体出现问题,推荐他去神经外科垂体瘤微创治疗中心进行进一步诊断。贺世明副教授对其进行了认真检查,最终确诊为脑垂体瘤,需要尽快手术治疗。小张顾虑重重,担心开颅手术风险太大,当听说为微创手术治疗,不开颅,只是通过神经内窥镜通过鼻腔切除肿瘤后,身体表面没有任何伤口,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手术后的小张身体所有不适症状一扫而光,与妻子也和好如初。

 

贺世明副教授介绍,在垂体瘤手术治疗的发展历程中,从普通手术到显微手术再到微侵袭手术,从开颅手术到经鼻蝶手术,经历了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如今随着磁共振、CT等先进设备和神经内窥镜、神经导航等新技术的问世以及手术技能的不断提高,垂体瘤的手术治疗日渐成熟,治疗效果也愈加满意。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垂体瘤微创治疗中心紧盯国际前沿技术,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采用单鼻孔直接经蝶窦入路,辅以神经内窥镜、神经导航等先进仪器,不开颅、无切口,完全切除垂体瘤,真正实现了神经外科手术的“踏雪无痕”,具有根治率高、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中心成立以来,共为数百名患者进行了微创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同行和广大患者的赞誉。

 

抽丝剥茧托起不屈脊梁

 

唐都医院脊柱神经外科治疗中心成立以来,摒弃传统上只重视脊髓神经不注重脊柱结构、只重视切除肿瘤不注重保留椎板、只重视脊髓功能不注重脊柱稳定的片面观点和做法,坚持以微创手术和脊柱稳定相结合的原则,将神经外科显微技术和脊柱内固定技术有机结合,达到既解除患者病痛又维护脊柱稳定的完美目标。

 

63岁的胡大爷从一年前就开始出现左上臂疼痛麻木的症状,由于没有影响到日常生活就一直没有在意。最近,胡大爷感觉症状有加重的迹象,左臂不能提重物,甚至穿衣服时都不太利索。在子女的陪同下,胡大爷来到唐都医院。磁共振成像显示,颈椎管内外沟通性占位病变,良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在相关检查完善的情况下,他们以最快速度为张大爷进行了手术。由于肿瘤生长迅速,已经完全占据了本来就空间不大的椎管,显微镜下,大夫小心操作,抽丝剥茧般地完整切除了肿瘤组织,进行枕颈固定并植骨融合。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没有并发症。贺世明副教授说,胡大爷的病理结果为神经鞘瘤,像这种良性肿瘤应早诊断早手术,能够全部切除。如果第一次手术没有切除干净,二次手术会因为第一次手术的胶质增生和纤维粘连,难以寻找肿瘤与脊髓界面,更难全切,甚至加重脊髓损伤。

 

截至目前,唐都医院脊柱神经外科治疗中心已经完成了颈椎病、脊柱肿瘤、脊髓空洞、颅颈畸形等各类脊柱脊髓肿瘤手术600余例,尤其是在难度较大的椎管内外沟通肿瘤和脊髓内的肿瘤手术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最大程度减少脊柱稳定性的破坏,尽可能采用半椎板微创手术。术中,全面综合考虑脊柱的稳定性,肿瘤切除后将术前卸下的椎板固定到原来的位置,复原椎管的正常形态结构,保护好脊柱基本的稳定结构。在齿状突畸形的磨除手术和复位固定手术中,由于齿状突部位深在,位于直接管理呼吸心跳的延髓前方,手术难度高,风险大,通过显微技术和内固定技术的完美结合,为几乎失去希望的患者带来了新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颈椎间盘突出原先都是骨科手术,在唐都医院脊柱神经外科治疗中心,充分发挥显微镜和显微技术的优势,使颈椎前路手术切口更小,对周围重要器官牵拉更轻,对颈髓减压更为彻底,极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一站到位架设健康桥梁

 

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胶质瘤研究治疗中心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胶质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全面开展在神经分子病理指导下的脑胶质瘤及颅内其他恶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据统计,2010年中心共救治脑胶质瘤患者300余名,实现了低转移、低复发、低死亡的“三低”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李某是一名优秀的基层教师,传道授业解惑都需要通过声音来表达,可他发现自己工作中口吃现象日渐加重,到医院检查发现不幸罹患胶质瘤,病变恰好位于主管发音的大脑位置。胶质瘤中心王樑博士认真检查后制订了周密的手术计划,术前应用3.0T核磁共振进行语言功能区的定位,术中应用神经导航和术中超声波引导,在术中唤醒麻醉中皮层电刺激技术的保护下,精确定位肿瘤,在最先进的手术显微镜下完整切除肿瘤,并确保在最佳程度上保护正常脑组织的功能。术后患者口吃现象明显好转,经过两周的康复锻炼,语言功能已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随后,中心专门负责放、化疗的李刚博士和宗建海大夫又针对不同类型病灶进行个体化放射治疗,并根据免疫病理学和药敏学的结果制订完整的特异性个体化的化学治疗方案,并辅助以源于患者的特异性的主动和被动性免疫治疗。一个完整的个体化、特异性的综合治疗疗程后,李某又重新回到了他热爱的三尺讲台上。

 

一项项精湛的医术奠定了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在医学界的地位:先后荣获国家科技学术发明二等奖、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九五、十五全军重大医疗成果奖和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重大成果,承担着国家“十五”科研攻关课题、国家“973”、“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全军高新重大临床技术等研究课题20余项,科室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全军微创神经外科中心、全军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全军重点实验室,是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及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单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每次荣誉的获得都是一个新起点的开始,只争朝夕的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将继续瞄准世界医学发展前沿,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随着拥有世界一流设备的15层脑科医院楼的投入使用,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将成为西北实力最强、全国规模最大、专业方向最全的神经外科单元之一,一所集内科与外科、基础与临床、科研与教学、治疗与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脑科医院也将在大西北扬帆起航,破浪前行!(马晓伟刘永平岳丽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