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血液肿瘤相关高血压

2022年01月18日 9493人阅读


作者:天津市肿瘤医院 杨洪亮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同时可能伴随着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表征。高血压是现在人们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引发心脑血管病较为重要的一个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一种在老年群体最为常见的一个慢性疾病,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变,在近年来也有向着年轻化发展的一种趋势。若患上高血压后,身体内血压长期保持较高水平,容易引发心脏、肾脏等方面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造成器官功能衰竭,高血压本身不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太大威胁,但其极易引发多重的并发症正在威胁无数患者生命安全。

目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并没有太多太好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依靠患者自主改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注意饮食以及运动,不要长期酗酒,以及减少长期高盐饮食的摄入,并长期服用降压药来缓解。如果已经患有高血压,应定期定时测量记录血压变化情况,尤其是注意自身清晨血压的变化,采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治疗高血压(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并举),通过药物来减缓身体内靶器官损害,并积极定期对身体进行检查(体检)以此来预防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对于血液肿瘤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治疗中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血液肿瘤治疗方案大多含有激素,而激素可使血压升高。因此血液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不仅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而降压药物也应该进行剂量调整。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为激素等药物的使用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

 

 

参考文献: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266

刘庆敏,黄春萍,崔文秀,刘金茹,廉军.高血压、高血压前期、低血压的流行特征及常见慢性病的关系.[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