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腰椎失稳——中年人群腰痛的常见原因

2023年12月18日 22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脊柱是由若干运动节段组成的躯干中轴,每节段既具有一定的生理运动幅度,又具有维持其本身生理平衡的能力,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在生理条件下脊柱节段产生超限度位移而丧失恢复生理状态的能力,称为失稳。失稳可发生于脊柱各活动节段,但以腰椎和颈椎为好发部位。
许多原发性腰背痛的致病原因虽难确定,但失稳可能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导致腰椎失稳的因素包括:①先天性结构缺陷;②外伤性骨折脱位;③椎间盘及小关节的退行性变;④手术切除导致的医源性失稳;⑤脊柱感染、结核、肿瘤等病理性失稳。绝大多数病例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发生的,称为退变性腰椎失稳,导致疼痛和(或)功能失常。退变性失稳是Kirkaldy-Willis描述的椎间盘退变的中间过程,为功能紊乱期、结构失稳期和重新稳定期中的第二期。
腰椎的稳定依靠下列四组结构的完整:①相邻骨关节结构完整;②静力性结构(关节、关节囊、韧带)正常;③椎间盘的水压状态完好;④周围动力性结构(肌肉)健康。其中椎间盘退变失去其水压功能,是腰椎失去平衡的重要机制。椎间盘的脱水和纤维环松弛,使椎体间的活动失去制约,与之相关的小关节受较大应力,产生退变磨损,关节囊松弛。如继续受损,则纤维环可进一步松弛甚至破裂,小关节变形,关节囊松弛以至半脱位。肌肉是维持脊柱稳定性的动力性结构,肌肉功能失常表现在肌肉无力,往往是神经功能失常的结果。肌肉痉挛性疼痛,常是负荷过度或过度疲劳所致。
失稳引起疼痛的原因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韧带和关节囊的牵拉和滑膜炎症,引起肌肉保护性痉挛和疼痛不适。
腰椎失稳多发生在中年,特别是固定性姿势不良和缺乏锻炼者,多为慢性发病,也可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病史中有反复发作、越来越重的腰痛,可向臀部、大腿后方扩散,很少涉及小腿,也无定位性放射痛。病人不能坚持弯腰姿势,日常中的刷牙、洗头难以完成。每当弯腰至一定程度时,腰部即产生断裂感,必须扶膝直腰休息。在卧床或腰椎处于稳定状态时,如直立位及合适的坐位,则疼痛减轻。
检查可见腰椎生理曲度失常,椎旁肌痉挛,腰部屈伸受限,或突然发生交锁,或在某姿势特别疼痛,坐起时往往以手扶膝。触诊发现棘突排列不整齐,或在站、坐、卧位时棘突排列不一致。椎旁肌有压痛,侧屈运动两侧不均衡。病人虽述下肢麻痛,但检查无感觉丧失区,无运动及反射障碍,也无肌肉萎缩。
腰椎失稳的临床表现复杂,且常伴随其他疾病,必须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改变:①具有典型的反复发作的腰骶部疼痛;②排除症状相似的其他器质性病变;③影像学腰椎有结构性破坏或缺陷;④动力位片水平位移>3.5mm,成角变化>11°,可考虑单纯失稳症的诊断。
退行性腰椎失稳具有自限性,可通过椎体增生而逐渐趋于稳定,因而多先采取保守治疗,仅对症状重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才考虑腰椎融合手术。
以下保守措施有助于症状的缓解和功能的恢复。
(1)卧床休息:急性期疼痛严重时,应短期卧硬床休息,使紧张的肌肉放松,缓解痉挛性疼痛。症状改善后戴腰围起床活动。
(2)体育疗法:适于慢性期,卷腹运动锻炼腹肌,俯卧背伸运动锻炼背肌,腰部旋转锻炼腹壁肌,是治疗失稳行之有效的方法。
(3)自我保护:平日注意减少腰椎的过度扭转活动和长时间的屈伸姿势。注意纠正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良姿势,腰部损伤应治疗彻底,以免遗留慢性腰痛。减轻体重。工作时可选用合适的腰围固定,休息时应去除并注意腰背肌锻炼。
(4)按摩及牵引:牵引和轻柔按摩促使肌肉放松,减轻痉挛,缓解疼痛,有利于损伤组织炎症的消退。
(5)药物治疗:口服解痉止痛药物,如NSAIDs和肌松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