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四旬女子突发“中风”单侧肢体乏力原来是被烟雾病“缠”上了

2024年04月02日 82人阅读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显示,我国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初发或复发脑卒中,每28秒就有1人因脑卒中离世。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现患人数达1242万。从总体上看,我国脑卒中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的300万~400万脑卒中患者中,45岁及以下的中青年约占5%-15%,中青年卒中人群的占比正逐年升高。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抽烟酗酒、暴饮暴食、熬夜游戏等不良生活习惯外,烟雾病近年来已成为中青年人群脑卒中发生的主要病因之一,与常见的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一道,严重威胁着中青年患者的生命健康。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学术副院长兼神经外科6A病区主任于耀宇介绍,烟雾病是引起青年卒中(18~45岁)的重要疾病之一,有研究报道,烟雾病引起的卒中事件在青年卒中事件中的比例为6%~15%。该病是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以及大脑前、中动脉慢性狭窄闭塞,颅底穿支动脉代偿增生成烟雾状血管为特征的脑血管病。烟雾病往往具有慢性进展性特点,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既可以引起脑梗死(缺血性卒中),又可引起脑出血(出血性卒中),对中青年患者危害极大,严重者可导致患者丧失自理能力甚至死亡。

  2024年以来,神经外科6A病区于耀宇主任医生团队已收治了多例烟雾病患者,其中就不乏中青年人的身影。

  年逾四旬的女性患者卢某(化名),今年1月下旬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下肢乏力,遂前往当地医院诊治。查头颅MRI+MRA示:双侧额颞叶、右侧顶叶及基底节区、左侧枕叶新发脑梗死。为进一步治疗,患者来到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于耀宇主任为患者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示:右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大脑中动脉M1段、大脑前动脉A1段不显影。左侧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亦存在不同程度狭窄。颅底可见少量烟雾状血管形成,符合烟雾病特征。

▲ 右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少量烟雾状代偿血管形成

  综合DSA检查结果和患者症状表现,神经外科团队展开了科学审慎的评估。于耀宇主任表示,患者双侧大脑半球多发供血区灌注不足,右侧缺血信号更为明显,且已出现肢体乏力症状。应尽快通过血运重建手术,改善颅内血供、改善灌注,预防再次发生缺血性及(或)出血性卒中的风险。

  根据《烟雾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烟雾病的主要手段,常分为直接血运重建术、间接血运重建术以及联合(直接+间接)血运重建术,具体术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病情特点来综合研判。

▲ 于耀宇主任带领团队开展术前讨论评估

  2月24日,在经充分术前评估并取得家属同意后,于耀宇主任带领团队为卢某开展了右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颞肌贴敷+人工硬脑膜修补的联合血运重建手术,通过手术尽快建立起右侧脑部血流侧支循环通路,改善现有缺血症状。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于耀宇主任表示,与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不同,烟雾病的好发人群以儿童和中青年人群为主,发病年龄段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以4~10岁的儿童,以及35~45岁前后的中青年人群好发。

  于耀宇主任提醒,烟雾病是一种进行性脑血管病,不会自愈。临床上,患者以脑缺血最为常见,可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或脑梗死。而烟雾状血管或合并的微动脉瘤破裂脑出血时,往往会引起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严重者可短时间内昏迷甚至死亡。

  需要警惕的是,因烟雾病导致的脑梗死和脑出血易反复发作,两者同时发生的情况也并不少见,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对于有家族病史者,以及持续出现不明原因头晕头痛、单侧肢体乏力等症状者,应及时到具备烟雾病诊疗条件的医疗机构就医,切勿麻痹大意,贻误治疗时机。

0